凝聚知識產權的磅礴力量!第十二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主論壇擷英

時間:2023-10-23

作者:CIPAC

分享: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全球重大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快速突破,創新領域、創新方式和創新范式深刻調整。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顯。那么,如何準確把握知識產權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功能定位?如何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為創新尋找突破口?新領域的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保護有哪些需求?知識產權在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有何重要作用?

  9月19日下午,帶著這樣一系列的宏觀思考,第十二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主論壇在山東會堂重磅呈現。在主持人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原院長、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單曉光的穿針引線下,8位業界“大咖”結合各自所在企業的實踐,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指引,凝聚知識產權的磅礴力量”的主題,以全球視野探討知識產權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互聯公司(Inter Digital)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立人帶來的是題為《創新、標準化以及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合作》的發言。近年來,隨著視頻和數字電視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實力也得到顯著提升。據陳立人介紹,以數字互聯公司為例,從2017年至今,該企業的專利組合增長了50%以上,目前在無線、視頻和人工智能領域擁有超過3萬件專利,居于全球前列,能夠依靠知識產權優勢形成競爭優勢。陳立人表示,近年來,智能手機、互聯汽車、物聯網等行業的中國龍頭企業均受益于5G、WiFi、視頻、AI和其他技術的進步,以核心技術專利為基礎,通過技術技術研究和知識產權許可等途徑,可以推動創新技術快速普及,這種以知識產權為依托的合作、開放和全球化的標準化技術,有助于中國相關廠商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蓬勃發展。

  依靠知識產權助力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這樣的觀點在接下來登臺的兩位演講人所在的企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他們均是互聯網經濟領域的佼佼者。騰訊集團副總裁、副總法律顧問江波在《聚知識產權之力助產業創新發展》的發言中,介紹了在我國加強知識產權工作力度的一系列政策指引下,企業依靠知識產權助力產業創新的實踐探索。“中國具有蓬勃的創新活力,創新指數逐年提升,而專利保護與創新緊密關聯。”江波表示,從2020年至2023年第二季度,騰訊集團研發開支已經超過1800億元,與此同時其專利申請、授權數量也在全球互聯網企業中位居第二,實現了創新投入與專利授權曲線的完美契合。特別是在云計算與大數據服務、人工智能軟件開發、互聯網安全服務等技術領域,騰訊集團依靠專利優勢進行全面布局,并探索通過專利開放許可共享碳中和技術,進行了諸多有益嘗試。“如果說科技創新是加法,知識產權就是乘法,利用好知識產權的乘法效應,可以創造可持續的社會價值。”江波說。

  京東集團副總裁曾晨則將觀點更多聚焦于《知識產權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之上。在曾晨看來,專利保駕護航可以加強企業的競爭優勢,研發質量提升可以助力業務的發展,而品牌的全面保護則構筑起堅固的商業矩陣,可以說知識產權是企業高質量發展最大的法寶之一。與此同時,作為平臺商的京東集團近年來也全面助力平臺商家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除在商家學習中心提供豐富的知識產權培訓資料外,還配備專業團隊為商家提供一站式商事服務,并充分維護知識產權權利人合法權益,持續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社會共治。此外,曾晨還從專利促進行業發展、回饋社會以及貫通地標農產品產業鏈、全方位助力發展兩個層面,闡釋了知識產權面向產業賦能的重要作用。特別是京東集團的“千縣名品”國家地標產業帶項目,目前已合作全國2336個產業帶,源頭直采正宗好貨超30萬個單品。

  美國高通公司高級副總裁、技術許可業務中國區總經理錢堃發言的主題是《以知識產權激發創新活力 共創數字經濟新未來》。錢堃從發明、分享、協作三個方面介紹了高通公司賦能生態系統的商業模式,即專注研發創新技術—通過技術許可及芯片業務惠及產業—助力產業鏈上下游各方獲得成功。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高通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超過850億美元,授權專利超過14萬件,形成了行業領先的專利組合。錢堃同時指出,隨著新一輪的創新成果大量涌現,健全的知識產權體系對于激勵和保護創新而言至關重要。而在這樣的背景下,近年來中國在完善知識產權體系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已排名第11位,中國的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也將提升專利質量作為重要的遠景目標,這將為高通公司等外國創新主體,攜手中國的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創新,提供良好契機。

  金風集團和泰山鋼鐵,一個是地處新疆的風電產業龍頭企業,一個是地處山東的鋼鐵行業領軍企業,兩家實體經濟領域的企業負責人,均對知識產權助力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有深刻體會。就在去年,以風電為代表的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首次超過煤電裝機,中國的風電零部件生產能占到全球的產能的60%到70%,已經成為支撐全球能源轉型的制造基地。金風集團副總工程師俞黎萍在題為《知識產權護航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發言中,著重介紹了知識產權對風電產業的重要作用。以金風集團為例,其國內授權專利數量達4107件、位居行業第一,同時海外發明申請數量也達1094件,在美歐地區的發明專利布局方面位于第一梯隊。“我們建立了知識產權的風險決策組織、價值評估組織和管理組織,建立高價值專利培育與保護機制,有力支撐知識產權工作‘優而精’實施,從創新源頭、實施路徑上全面保障高價值知識產權產出。”俞黎萍介紹說,此外金風集團還堅持以成果應用價值為導向,持續牽引專利實施;以實現知產變資產為導向,積極推進專利成果許可、轉讓;以拉動產業升級為導向,積極實施專利作價入股。展望未來的知識產權工作,俞黎萍表示,金風集團將積極打造風電專利培育中心,加強海外布局,積極開展專利標準化,打造風電專利導航中心,建設風電產業專利技術數據庫,并構建風電知識產權管理中心、服務中心,以知識產權為依托,不斷鑄造全球可信賴的清潔能源戰略合作伙伴的金字招牌。

  在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培敦所作的《凝聚知識產權創新驅動力,賦能鋼鐵行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發言中,“雙碳”成為關鍵詞。在陳培敦看來,“碳達峰”“碳中和”是目標與時間的雙重挑戰,對于處于低碳發展初級階段的我國大多數鋼企而言,這將是一個巨大而嚴峻的挑戰。這意味著,鋼鐵行業要從成本競爭轉向綜合實力的競爭,亦即創新的競爭。陳培敦介紹說,泰山鋼鐵的策略就是向創新、向知識產權要效益。特別是近年來,泰山鋼鐵根據技術研發、專利分析,結合標準走向挖掘專利點,將可納入的自主專利與技術融入到標準化技術要求,實現企業知識產權制度與標準研制的結合,形成實現技術或產品的行業覆蓋,不僅形成自主技術標準體系和競爭優勢,有利于開拓全球市場,也為破除一些技術和貿易壁壘提供有效手段,進而促進了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和產品質量的提升。陳培敦表示,“雙碳”愿景下,鋼鐵產業的建鏈、強鏈、補鏈、延鏈離不開知識產權的強鏈、護鏈支撐,鋼鐵行業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對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要促進作用。“知識產權所凝聚的創新力量,是提高企業甚至行業核心競爭力最大的激勵。”他說。

  實際上,陳培敦所提到的“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的思路,也是很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的發展理念。華為法務部副總裁、重大項目部部長沈弘飛的發言主題即是《加強ICT標準專利保護,推動數字化轉型》。近年來,隨著通信代際的更迭以及對應標準的持續演進,信息通訊行業(ICT行業)的標準必要專利糾紛在全球范圍內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從中我們也可以深刻感受到,專利價值來源于廣泛應用,ICT標準專利具有巨大商業價值。在這方面,華為無疑是中國企業中的典型代表。據沈弘飛透露,華為近十年的研發費用高達9773億元,其中2022年為1651億元、占全年收入比重超過四分之一。這樣的投入,得到的回報是華為2022年專利許可收入5.6億美元,主要就是ICT平臺的標準專利包,華為與超過180家廠商達成雙邊許可,有超過350家廠商通過專利池獲得華為許可。而華為的專利許可費,則會再投入于下一代主流標準研究。“因此,合理專利費是創新的結果而不是目的,ITC標準專利許可的本質是行業共同投資未來基礎平臺技術研究。”沈弘飛說,“加強標準專利保護最終目的是促進普遍許可,團結產業創新投入,構建整個產業的創新正循環。”

  當然,所有這些創新主體的研發成果需要得到知識產權保護,都離不開高水平的知識產權專業服務。在此次主論壇“壓軸”登場的,是超凡知識產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行業檢索專家蔣濤。他以《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發言。在企業迫切需要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服務機構怎么辦?如何在創新環境下助力技術密集型或品牌密集型企業在創新創造方面高質量發展?面對這樣的行業共同問題,蔣濤給出的答案是:走專業化之路,與產業融合發展。結合超凡公司的實踐經驗,蔣濤又用三個關鍵詞對上述答案加以延伸,即融入、深耕和創新。融入即快速融入行業,把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和內生動力,打造以專業、質量、標準、品牌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服務競爭優勢;在蔣濤看來,專利關乎研發創新、風險防控、無形資產保護等,因此必須以全面、客觀、深入、及時的專業服務為基礎進行深耕,與客戶在攜手中共同走向高質量發展和探索創新之路;而圍繞創新,近年來超凡公司通過“理論+工具+實操”的模式,針對研發人員的成果專利化賦能,系統高效地解決研發人員缺乏專利思維、缺少挖掘方法等問題。“未來,我們將全面服務企業創新體系建設,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蔣濤說。

  革故鼎新,護航產業創新與變革;同舟共濟,推進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短短一個下午的時間,來自國內外8家創新主體和服務機構的專家圍爐論道,為業界奉上了一場知識產權領域的“思想盛宴”。從這場干貨滿滿的頭腦風暴中,我們看到了知識產權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磅礴力量。展望未來,我國的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將繼續邁出堅實步伐,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指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