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論壇8“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

時間:2023-10-23

作者:CIPAC

分享: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深化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合作是新時代知識產權發展的必然選擇。如何持續優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環境?國際政府機構如何加強合作與服務?創新主體如何抓住機遇加快國際化布局?知識產權服務優質資源如何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9月20日上午在第十二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上舉辦的以“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為主題的分論壇上,5位來自國內外的知識產權專家作主題演講,分享智慧經驗。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委員李燕蓉主持該論壇。

  企業“出海”,要充分了解并遵守當地政策。美國駐華大使館知識產權參贊孟旺賢介紹了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工作重點、最新舉措。他表示,中國是美國企業的重要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對美國企業在中國發展非常重要。因此,他呼吁,中美兩國加強知識產權合作,尋找改善權利人知識產權環境的方法。

  作為全球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中國吸引著國外企業來華發展。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兼華南分會主席高志豪表示,他們通過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來到中國開展業務,創新研發。他感受到,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更加進步、更加先進,能很好地保護外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IP Key中國項目負責人白霽珊介紹,IP Key中國項目是由歐盟委員會指導、歐盟知識產權局(EUIPO)實施的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項目,致力于在歐盟和中國間創建合作平臺并搭建橋梁,營造一個堅固、透明及公平的國際知識產權環境。她表示,很高興地看到,中國的營商環境正持續向好,相關法律法規正持續完善。

  海爾集團標準專利總監王濱后分享了海爾集團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知識產權工作的有益經驗。他表示,作為一家全球化企業,要建立全球專利體系和協同創新體系。建立全球專利體系包括戰略體系、業務體系、管理體系,具體而言,堅持自主創新,掌控核心技術;尊重知識產權,遵循國際規則;成立全球專利組織,制定全球專利制度等內容。建立全球協同創新體系需要打造“技術、專利、標準”聯動的模式,以用戶為中心,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專利為機制,以標準為基礎和紐帶,致力于打造開放的產業創新生態圈,實現技術引領。

  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經營主體需要更加智能的知識產權信息系統做好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科睿唯安知識產權事業部全球戰略與業務發展副總裁瓦什哈蘭·卡內薩拉賈(Vasheharan Kanesarajah)介紹,科睿唯安是值得信賴且具變革性情報的全球領導者,以跨知識、研究和創新領域的深厚專業知識為基礎,匯集了豐富的數據、見解、分析和工作流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支持。對于企業而言,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加速器,科睿唯安為企業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支持中國企業創新,規避和應對知識產權方面的風險。

  此次論壇還舉辦了圓桌對話,中外嘉賓圍繞知識產權運用、保護、服務展開深入探討交流,共同為推動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制公正合理發展、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凝聚智慧、激發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