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主論壇擷英

時間:2025-09-23

作者:CIPAC

分享:

當下,世界正快速地邁入由數字驅動,人工智能賦能,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知識產權是數字經濟建設的重要制度保障與核心資源。知識產權如何開辟數字發展新賽道,為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有力的支撐?如何打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通道,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賦能數字時代的發展?如何打破技術難題,保障數字經濟安全發展,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保障安全與可持續發展?企業如何主動對接數字時代知識產權規則,擁抱高水平開放機遇,以數字驅動全球要素的優質配置?


9月11日,在第十四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主論壇上,6位嘉賓圍繞“數字經濟與知識產權”的主題開展交流,把脈形勢,探討破局路徑,助力數字中國在風浪中錨定航向,揚帆致遠。主論壇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平主持。


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余晨分享了上海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助力科創中心建設的生動實踐。余晨表示,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是數字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上海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科創中心的重要引擎,正全力打造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圍繞數字時代科創中心建設,上海從優化頂層設計、細化法規條例、強化政策支持三方面健全知識產權制度體系,筑牢創新發展的根基;從優化專利預審機制、布局專業支撐平臺、探索數據產品知識產權登記三方面強化知識產權的獲權服務,激發創新創造的活力;從優化行政裁決、開展多元解紛、加強綜合治理三方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從提升創造質量、健全運營體系、加強主體能力建設三方面促進知識產權運用轉化,賦能創新價值實現。在數字時代,上海將持續秉持創新、開放、合作的理念,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為上??苿撝行慕ㄔO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中車集團首席科學家王軍表示,雖然數字時代有它的固有特性和特點,但不管是機械時代還是電氣化時代、自動化時代,乃至未來的智能時代,知識產權保護的底層邏輯和發展規律是一樣的。中國中車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部署,積極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知識產權工作方面,中車制定并發布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建立研發專利一體化工作機制,對科研項目和產品研發進行全程梳理和管控。同時,中車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服務于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在全球進行了布局。中車開展了高質量專利培育工程,培育出一批高質量專利,為企業獲得了廣泛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車建立了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杜比實驗室全球副總裁、全球政策與商業事務總裁 Andrew lnesi介紹,杜比實驗室每年將大量營收投入研發,在全球和中國范圍內擁有數千件專利。持續的創新是推進杜比發展的核心動力,同時通過許可授權使用和整合將創新成果融入到合作伙伴的產品中,推向市場,這是一種與合作伙伴互利合作、共同創造價值的商業模式。還有一種協作式的許可生態是基于技術標準的模式,通常是指標準化技術由數十家公司共同擁有時,如何將這種技術推向市場呢?如何將這些專利授權給數千名標準用戶使用?杜比的答案是構建專利池,將實施標準的專利匯集在一起,并通過一站式服務提供這些專利,通過這種方式提升效率、節約成本,簡化許可雙方的工作。許可是將商業生態系統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紐帶和黏合劑。作為一家秉承創新、專業和共創價值的技術企業,杜比認為創新與監管的有效結合,建設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行機制,會讓企業有信心在通過許可交易等方式分享創新成果的同時,又將更多收入投入到創新中,并且鼓勵更多的創新,促進全球技術的連接,為經濟發展持續創造積極的動力。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同樣介紹了遵循市場規則發展專利池的重要性。他表示,技術標準對通信產業非常重要,它為所有通信產品提供了統一的協議,讓通信產品實現互聯互通,同時塑造了更好的產業競爭環境,為所有產業伙伴提供產品開發、上市的統一節奏。專利許可讓很多技術標準的權利人從中獲得了收入,權利人又將資源投入到新一代標準的開發中,形成良性循環。實際上,專利池是一個專利許可的"批發",能幫助權利人將專利組合提供給很多實施主體。專利池的產業形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人工智能訓練數據的版權許可是這兩年出現的新問題,我們能否運用專利池的經驗,幫助人工智能公司更高效地獲得著作權用于訓練大模型,需要產業界深入研究其可行性。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集團戰略合作部總經理魏娜介紹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兩大支柱,并分享了小米在這一領域的最新實踐。過去五年,小米持續對研發進行高投入,幫助小米在多個領域取得突破,在產業創新方面形成了一些差異化的優勢。在科技創新領域小米堅持深耕底層技術,構建高質量的專利組合,小米逐漸成為一個兼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創新型企業。在萬物互聯、產業融合的數字經濟時代,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如何更加平衡發展,也是知識產權生態如何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核心命題。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消費者,是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產權生態的黃金三角,他們之間的平衡和互相促進,對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很大的幫助。小米希望和行業同行們一起實現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普惠消費者的正向循環,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深藍汽車有限公司產品CEO韓婷婷介紹,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增長,正在快速重構整個全球競爭的新格局。中國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駕護航。值得關注的是,雖然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專利申請量快速增長,部分領先企業達到了整個國際先進水平,但我國新能源車企在海外核心市場的專利布局的廣度和深度仍然不足,高質量知識產權資產的儲備依然是緊迫的。深藍汽車知識產權構建了“1+3+2”業務框架,以能力建設、資源保障,將知識產權轉化成核心的競爭引擎,圍繞解決用戶痛點和行業難點,形成了以超級增程為核心技術的全球專利布局4600余項,全面支撐全球化戰略落地。同時,深藍把重點技術對外進行開放,實現了中國技術向全球輸出。并將獲得的中國專利金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162項核心專利免費對外開源,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但是,新能源汽車行業也面臨海外包括標準必要專利在內的風險認知能力以及應對經驗不足的問題。深藍建議,強化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談判標準指引,構建良性的許可環境,助推中國汽車在全球化發展的提速。


在圓桌討論環節,各位嘉賓圍繞知識產權應當如何精準定位自身角色以應對數字經濟的獨特需求、人工智能發展中的知識產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發表了真知灼見。